(资料图)
“红豆生南国,春来发几枝。愿君多采撷,此物最相思。”王维写下的《红豆》一诗,让红豆成为相思相爱的寄情之物。小剧场锡剧《红豆》近日亮相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(第二届),该剧以红豆为情感载体,通过描写昭明太子萧统和女尼慧如的悲欢离合情感生发,表现情思之澄净、文学之璀璨。
《红豆》是首部小剧场锡剧作品,题材来源于无锡古典爱情故事,彰显了江南地域文化特色。全剧构思精巧,文词典雅,意境悠远,聚焦人物的幽微心理、多层个性,刻画细致,通过描写梁武帝萧衍对昭明太子萧统的相疑相释,展开了权力与情感的对峙;通过描写女尼慧如含情之蕴藉、舍身之果决,升华了情感的纯度。该剧编剧俞思含是位“90后”南京姑娘,回顾自己的创作历程,她感觉似乎和“梁氏家族”有不解之缘,“我之前写过一部关于梁武帝的历史剧《台城柳》,还有一部关于他手下张僧繇的越剧《僧繇》。张僧繇是南京的历史文化名人,是金陵安乐寺内画龙点睛之人。这次再写梁武帝儿子萧统的故事,冥冥之中觉得和梁氏家族非常有缘分。”
《红豆》的舞台很简洁,带来了一种清雅静美、诗意空灵的艺术风格,对于开掘小剧场锡剧创排样式具有独特的价值意义。让观众惊叹的一幕是,舞台上寓意相思的红豆树拉出无数根红线,萧统和慧如在舞台上的走位恰好将这无数根红线“走”成了一张网状,勾勒出一种特殊的艺术符号,让观众体会到主角“爱而不能爱”的挣扎,既有视觉冲击力又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。导演安凤英介绍,小剧场演出必须浓缩得非常凝练,文本的文词,戏剧张力、空间感以及人物内心的情感,都要更加强烈。
版权声明
1、本文为南京日报、金陵晚报、南报网原创作品。
2、所有原创作品,包括但不限于图片、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、信息等,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,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、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。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3、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,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关键词:
-
中广核彭芳梅:深圳助力中广核成为世界核能大国强国2022-08-09
-
“莆田鞋”集体商标注册成功!代工企业如何谋求自创品牌?2022-06-21
-
河北大数据产业发展风生水起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2022-03-18
-
河北沧州:学生“暖心小纸条”致敬“最美逆行者”2022-03-18